发布日期:2025-10-10 14:36 点击次数:95
主管: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京报移动传媒有限公司NG28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欢迎下载“北京日报”客户端发表评论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分享到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它从历史地标淬炼升华成为民族精神的丰碑。面对百年变局,这座桥可以证明,中国人从未屈服,也绝不会在任何强敌面前退缩。
未登录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他人,践行社会责任。将郑老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将郑老讲过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来来回回走在桥上,遇见人就讲,人多人少都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讲就是73年。他先后接待70多个国家、数万名游客,讲述抗战史有上万场。他跟游客们说:“在抗日战争中我们中国人的伤亡是最大的,我们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也是最大的。”那段苦难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和警醒。
郑然
去年(2024年)7月2号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爷爷生前总是跟我说:“以后我不在了,你们要把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继续讲下去。”
北京市丰台区宛平街道沸城社区工作者郑然
点击下载NG28平台
-->请输入手机号||手机号码格式不正确" maxlength="11">请输入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发送验证码请输入密码||密码长度6-20位||密码应为数字+英文大小写+符号的组合">请重复密码||密码长度6-20位||两次密码输入不一致">勾选同意《用户使用协议》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0条
关于我们 京报集团京报移动传媒北晚在线版权声明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千龙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爱奇艺优酷
Copyright ©1996-2025 Beijing Daily Group, All RightsReserved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9号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4054880号-1
讲述人:
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客户端
卢沟桥事变发生的时候爷爷6岁。他亲眼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也见证了无数抗日军民的浴血奋战。苦难屈辱的童年在爷爷心中埋下了抗争的种子,16岁他就投身到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新中国成立那天,他以卢沟桥镇政府民政委员和治安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他在想,怎么才能把日本鬼子的残忍和共产党的伟大告诉后辈,告诉更多人。他想到了卢沟桥,因为这里是日本侵华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从此他踏上了他在卢沟桥上的讲解之路,他讲抗日战争,他讲民族英雄,他讲家国情怀,他讲珍惜和平。
讲好百姓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丨一辈子守护一座桥北京宣讲2025-10-01 20:06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长按二维码查看文章详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账号登录短信登录请输入手机号||手机号码格式不正确" maxlength="11">请输入密码">请输入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发送验证码登录记住登录状态 -->
暂无账号,立即注册
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委讲师团)宣讲家网特别策划推出“讲好百姓故事 弘扬抗战精神”系列短视频。让我们在英烈事迹中感悟家国情怀,在历史回响中凝聚奋进力量。本期视频北京市丰台区宛平街道沸城社区工作者郑然为您讲述《一辈子守护一座桥》。
这段历史我们中国人必须铭记。讲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我们中国人、中华民族,要独立、要复兴。
导 读
记得第一次见到郑福来老人的时候是在2008年。那是我第一次从一个亲身经历者的口中听到当时的事情,仿佛已经回到了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去年(2024年)4月8号,我的爷爷郑福来最后一次站在卢沟桥上,讲述抗战历史。当时他已经93岁了。他曾经在卢沟桥上义务宣讲抗战故事73年,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那段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历史。
发布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
未登录
0条
爷爷的嘱托我没忘,我接过了他“讲述红色精神”的接力棒,加入到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伍中。走上桥头,给来往的游客和学生们讲述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